医院违规预购1亿支被监管警告的儿童用药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
一则关于医院违规预购1亿支被监管警告的儿童用药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,据悉,这批被警告的儿童用药存在安全隐患,但仍有医院违规购买,引发了公众对药品监管和儿童用药安全的担忧。
据了解,这批被警告的儿童用药是由某知名药企生产的,主要成分含有一定比例的抗生素,在药品上市前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药品进行了严格的审批,并在审批过程中发现该药品存在安全隐患,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药品进行了监管警告,要求药企暂停生产和销售。
尽管存在监管警告,仍有医院违规购买这批儿童用药,据悉,这批药品的购买量高达1亿支,涉及多家医院,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药品管理法规,也暴露出我国药品监管和医院采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。
针对这一事件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,已对涉事医院进行了调查,并要求相关医院立即停止使用这批药品,对已使用的药品进行召回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对涉事医院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,以警示其他医疗机构。
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儿童用药安全的担忧,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,由于儿童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,儿童用药需更加谨慎,在实际用药过程中,由于药品监管不到位、医院采购不规范等原因,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。
药品监管方面存在漏洞,虽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上市前进行了严格审批,但在药品上市后,监管力度有所减弱,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在上市后仍能流通到市场,给儿童用药安全带来隐患。
医院采购管理不规范,一些医院在采购药品时,忽视了对药品质量的把关,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进入医院,医院在采购药品时,往往追求低价,忽视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。
针对这些问题,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儿童用药安全管理:
-
加大药品监管力度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加强对药品上市后的监管,确保药品质量,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,要及时采取召回等措施,保障儿童用药安全。
-
严格医院采购管理,医院在采购药品时,要严格执行采购程序,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把关,要加大对低价药品的审查力度,防止劣质药品流入医院。
-
加强儿童用药宣传教育,通过多种渠道,向公众普及儿童用药知识,提高家长和医务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。
-
建立健全儿童用药安全监测体系,对儿童用药安全进行全程监测,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用药安全问题。
医院违规预购1亿支被监管警告的儿童用药事件,暴露出我国儿童用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,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,采取有效措施,切实保障儿童用药安全,让广大儿童远离用药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