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一幼儿园另辟蹊径,70%上课时间用于巡山,探索自然教育新范式
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,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,武汉一家幼儿园因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:该幼儿园将70%的上课时间用于巡山活动,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,体验生活的多样性,这一创新的教育模式,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,也为自然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。
这所位于武汉的幼儿园,名叫“绿野幼儿园”,据了解,绿野幼儿园的创办者是一位热爱自然的环保人士,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,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自然、热爱自然,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,绿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截然不同。
在绿野幼儿园,孩子们每天早上8点准时入园,上午的70%时间用于巡山活动,巡山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,包括观察植物、动物,了解地形地貌,学习野外生存技能等,下午的时间则安排了绘画、手工、音乐等课程,让孩子们在充分感受自然的同时,也能得到全面发展。
巡山活动是绿野幼儿园教育体系的核心,园长李先生表示:“巡山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自然,培养他们的观察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,在巡山过程中,孩子们会遇到各种问题,需要自己思考、解决,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”
巡山活动并非简单的户外散步,而是精心设计的课程,在巡山前,老师们会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,为孩子们准备相关的知识资料,在观察植物时,老师们会介绍植物的名称、生长习性等;在观察动物时,老师们会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、食性等,老师们还会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些互动游戏,如模拟动物生活、制作植物标本等,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。
值得一提的是,绿野幼儿园的巡山活动并非一成不变,为了适应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,老师们会不断调整课程内容,当孩子们对某个动物产生浓厚兴趣时,老师们会组织他们进行专题研究,深入了解该动物的生活习性、生态环境等。
虽然巡山活动占用了大部分上课时间,但绿野幼儿园的孩子们并未因此感到疲惫,相反,他们纷纷表示,巡山活动让他们感到非常快乐,5岁的张同学说:“我喜欢巡山,因为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,还能学到很多知识。”
绿野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有专家表示,这种将自然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的方式,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,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,这种教育模式也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绿野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争议,有人认为,这种教育方式过于冒险,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安全隐患,对此,李先生表示:“我们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安全,每次巡山活动都会安排专业的老师陪同,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,我们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身体状况,调整巡山活动的强度和难度。”
绿野幼儿园的实践表明,将自然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,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、观察力和创造力,这种教育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,在未来,相信会有更多的幼儿园尝试这种教育方式,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。